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马卓言、冯歆然)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初夏时节,生机盎然。国家会议中心内,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旗以及有关地区组织旗帜交相辉映。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习近平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地区组织代表团团长亲切握手并集体合影。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主旨讲话。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习近平指出,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坚定支持拉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拉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部干涉;双方勇立潮头、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携手应对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纪疫情;双方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事实证明,中拉已经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展振兴是我们的天然权利,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一是团结工程。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共同声音。未来3年,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问。二是发展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三是文明工程。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四是和平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五是民心工程。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名额、1000个“汉语桥”项目来华团组名额,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拉共体成员国开展中文教育。中方将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习近平最后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同拉方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分别致辞。拉共体候任轮值主席国乌拉圭总统奥尔西特别代表宣读总统贺信。他们高度评价拉中论坛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赞赏中国为推动拉中合作、促进拉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各方重申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各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开辟了和平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拉中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推动拉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共创拉中合作美好未来。拉中双方要坚持相互尊重,坚定支持对方维护主权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加强拉美各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新能源、教育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增进拉中人民相知相亲;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当天中午,习近平为与会拉方领导人及各代表团团长举行欢迎宴会。蔡奇、尹力等出席上述活动。王毅主持开幕式。

新华社经济随笔: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朱超在美方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人为制造各种不确定性之时,中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公布,GDP同比增长5.4%,货物进出口额增至10.3万亿元,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锚。“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十年的增长门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深耕中国市场,是不变的选择”……近期以来,不少外资企业的声音,透出的是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是把握合作共赢大势的坚定。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敞开大门,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确定性。显著的制度优势,是我们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是“确定性”之本。针对此轮美滥施关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有预判,对可能出现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今年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英国《金融时报》等外媒称,中国经济超出预期,实现强劲增长。拉长时间轴,无论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一次次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越是风高浪急,越彰显领航掌舵者的坚定果敢。关键时刻,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2020年4月,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五年来,一系列前瞻性谋划正落子成势,内需主引擎愈发强劲,国民经济循环持续畅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中国经济发展因此更具韧性活力。超大规模的经济体优势,是我们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是“确定性”之基。直面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冲击,当前许多外贸企业积极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着手完善国内重点区域经销商布局,加速拓展国内渠道,看重的正是中国大市场的巨大潜力。任由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始终有着坚实的底盘支撑。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劳动年龄人口超过8亿人,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中国经济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在化危为机中赢得主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们对世界的坚定承诺,是“确定性”之要。这个春天,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从消博会到广交会,一批批跨国企业高管不远万里共赴东方之约,“中国机遇”同“世界期待”双向奔赴。中国始终是世界的市场。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每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都在为各国带来利好。今年以来,从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到推动外商独资医院等外资试点项目落地,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断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力。确定性比黄金更珍贵。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仍在挥舞“关税大棒”,用朝令夕改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不确定性才是美国最大的确定性”,已经成为包括美国盟友在内各国的共同感受。一边是主张开放包容、团结合作,一边是大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哪里是“确定性的绿洲”,哪里是“不确定性的海洋”,答案显而易见。当全球投资者都在寻找确定性时,中国用实实在在的承诺和行动表明: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一个长期稳定、勇毅前行的中国,一个自信开放、乐于共享的中国,一定是世界繁荣稳定的巨大确定性力量。

省财政厅召开省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会议

3月27日,省财政厅组织召开省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艳玲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厅长赵鹏主持会议。各省级金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省财政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及派驻金融企业股权董事参加了会议。会上,各金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省财政厅与10家省级金融企业负责人签订了2025年度企业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会议指出,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级金融企业聚焦发展大局、扛牢金融担当,信贷投放力度持续提升,财金联动更加有力,风险防范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带动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呈现“四稳四进”新特点:资产规模稳定增长,总额突破2.48万亿元,同比增长4.61%;资本实力稳步夯实,所有者权益达2833.43亿元,增长7.43%;经营效益稳健提升,净利润突破148亿元,同比增长3.65%;服务实体稳步增强,新增省内投融资额728亿元、同比增长7.3%,投放实体贷款6300亿元、同比增长6.6%。会议强调,各企业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把握强党建与抓业务的关系、深刻把握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深刻把握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的关系、深刻把握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关系。要扭住核心关键,聚力攻坚克难,着力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战略思维、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区域特色经营、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谱写陕西新篇章、争做西部示范贡献金融国资力量。会议要求,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二是聚焦全省“八场硬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力;三是聚焦企业“功能价值”,加快培育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四是聚焦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五是聚焦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六是聚焦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切实加强党对金融的全面领导。

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