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称 ] | 关于2011年陕西省财政决算的报告 | ||
---|---|---|---|
[ 索 引 号 ] | 1161000001600062XD/2012-00019 | [ 发文日期 ] | 2012-10-09 |
[ 发布机构 ] | 省财政厅 | [ 发布日期 ] | 2012-10-09 10:34:29 |
关于2011年陕西省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2年9月25日在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上
陕西省财政厅厅长 张社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1月12日,根据去年12月份财政月报,省财政厅向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了2011年陕西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现在,2011年陕西省财政决算已编成,并报经财政部审核批复,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经济环境和秋淋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11年全省财政收入情况
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579.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71%,比上年增加778.19亿元,增长43.21%。其中:上划中央“四税”1079.12亿元,增加236.22亿元,增长28.02%;地方财政收入1500.1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1.3%,增加541.98亿元,增长56.56%,其中包含“5.12”地震后“两权”价款中央分成收入留归地方政策,增加了一次性收入。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25%部分)176.0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13%,增长25.5%;营业税332.8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14%,增长25.17%;个人所得税44.4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15%,增长24.98%;企业所得税124.1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95%,增长46.3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1.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86%,下降19.9%,主要是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对个别企业按规定程序缓缴了当年应上缴的部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94.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6.7%,增长54.87%,主要是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增加了收入;专项收入365.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366.64%,增长313.09%,主要是“两权”价款一次性收入增加较多。
(二)2011年全省财政支出情况
2011年,经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全省财政支出预算为1931.18亿元,当年预算执行中,中央财政增加补助和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超收等,支出预算增加了1222.85亿元,全年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3154.03亿元。2011年,全省财政支出2930.81亿元,比上年增加711.98亿元,增长32.09%;完成调整预算的92.92%,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全省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341.32亿元,增长18.81%;公共安全128.06亿元,增长14.85%;教育529.46亿元,增长40.15%;科学技术29亿元,增长14.87%;文化体育与传媒61.27亿元,增长28.01%;社会保障和就业365.43亿元,增长15.78%;医疗卫生197.61亿元,增长26.15%;节能环保96.13亿元,增长15.99%;农林水事务333.79亿元,增长24.94%;住房保障支出150.28亿元,增长118.68%,主要是各级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
在上述各项支出中,全省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合计2346亿元,增长35.92%。
(三)2011年全省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500.18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的各项补助收入1594.8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68亿元,上年结余和调入资金等215.35亿元,全省收入总计为3378.43亿元。
全省财政支出2930.81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7.58亿元,国债转贷支出375万元,市县增设周转金2.3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3.36亿元,结转到2012年继续使用的资金251.95亿元,全省财政总支出3406.09亿元。
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支相抵,累计赤字27.67亿元,其中当年赤字10.83亿元,主要是部分市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地方津补贴和实施绩效工资等,加大了支出,出现了财力缺口,增加了当年财政赤字。
二、2011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一)2011年省级财政收入情况
2011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646.5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3.72%,比上年增加337.31亿元,增长109.08%。
省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25%部分)57.0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8%,增长26.27%;营业税134.0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15%,增长26.44%;个人所得税22.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1%,增长24.92%;企业所得税62.0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1.95%,增长46.36%;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17.0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1.11%,增长27.33%;专项收入317.1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79.7%,增长530.82%,主要是“两权”价款一次性收入增加较多。
(二)2011年省级财政支出情况
2011年,经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批准的省级财政支出预算为488.85亿元,加上中央财政增加补助和省级地方财政收入超收等增加的支出预算473.61亿元,全年省级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962.46亿元。2011年,省级财政支出873.02亿元,比上年增加286.78亿元,增长48.92%,完成调整预算的90.71%。
省级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53.23亿元,增长9.3%;教育103.85亿元,增长34.53%;科学技术13.06亿元,增长13.84%;文化体育与传媒17.41亿元,同口径增长6.43%;社会保障和就业161.36亿元,增长22.72%;医疗卫生26.65亿元,同口径增长22.79%;节能环保32.29亿元,增长11.49%;农林水事务62.46亿元,同口径增长16%;住房保障支出26.58亿元,增长157.73%。
汇总统计,2011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7.16亿元,比上年减少0.11亿元。其中,出国(境)费0.48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4.68亿元,公务接待费2亿元。总体看,2011年省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行政开支的通知》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省级“三公”经费有一定下降。
(三)2011年省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646.54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的各项补助收入1594.89亿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29.4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54.09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75.4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中央调资转移支付133.22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5.4亿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14.37亿元,教育转移支付39.5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119.58亿元,医疗卫生转移支付38.28亿元,农林水转移支付7.44亿元,企事业单位经费划转补助19.17亿元,资源枯竭城市、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转移支付等其他补助38.98亿元),市县上解收入35.7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68亿元,上年滚存结余和调入资金等69.41亿元,省级收入总计为2414.63亿元。
省级财政支出873.02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7.58亿元,补助市县支出1193.79亿元,国债转贷支出37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2.36亿元,转贷市县地方政府债券支出37.77亿元,结转到2012年继续使用的资金89.43亿元,2011年省级财政总支出为2413.99亿元。
2011年省级财政总收支相抵,累计结余6433万元,其中当年结余677万元。
三、201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1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79.09亿元,比上年增加119.6亿元,增长26.03%;政府性基金支出517.18亿元,增加77.13亿元,增长17.53%;政府性基金累计结余190.95亿元。
2011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52.88亿元,比上年增加79.25亿元,增长45.64%;政府性基金支出182.7亿元,增加38.61亿元,增长26.8%;政府性基金累计结余97.24亿元。
四、2011年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2011年,中央下达我省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57.33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8.07亿元,共275.4亿元,比上年增加67.08亿元,增长32.2%。2011年,各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支出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秋淋洪涝灾害。为帮助市县缓解财政困难,提高保障能力,省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困难市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当年共安排使用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65.62亿元。主要项目是:(1)分配下达困难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09.36亿元,比2010年增加35亿元。其中: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县区84个,补助资金187.14亿元;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市本级7个,补助资金22.07亿元;对受灾市县给予一次性财力补助1450万元。(2)分配下达市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8.07亿元。(3)安排省对县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转移支付配套资金、弥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缺口、农村公路建设、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支出38.19亿元。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高了市县的财力保障水平,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县级人均财力(财政供养人员计算)由2010年的5.26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6.26万元。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顽强拼搏,扎实工作,狠抓收入组织协调,严格依法征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财政民生支出234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0%;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基层财政保工资、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首次向社会公开了省本级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主动接受了省人大常委会进行的财政决算专题询问,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建立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平台,扎实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科学理财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1年,我省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同时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两权”价款一次性收入较多,非税收入增长很大,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加;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拓展,刚性支出需求越来越大,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县区财力水平较低,保障能力较弱;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不够均衡,部分财政收入未及时缴库;一些部门和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铺张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及时兑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各项补助政策,支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强收入组织协调,坚持依法征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可持续增长;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各项民生支出需要,努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我们将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决议,改革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