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3年11月28日在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时间: 2024-01-17 15:0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金融国有资产是国家及其授权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对金融企业出资所形成的资本和应享有的权益。按照“统一规制、分级负责”的原则,全省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由省政府和市县政府分别授权同级财政部门进行管理。

一、基本情况

(一)主要指标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省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8,472.38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2,517.04亿元。其中,省级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1,520.41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381.67亿元。

(二)行业布局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全省地方国有金融企业中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分别占全省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规模的74.41%、8.16%、0.92%、1.8%、2.68%、12.03%。全省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资产中,银行业占比最高。

(三)境外资产情况

我省境外国有金融企业1户,资产总额1,626.63万元,所有者权益1,451.22万元,资产负债率10.78%。

二、主要工作情况

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下,认真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引导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紧跟重大项目,聚焦科技创新,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制定出台了涉及经营预算、经营业绩考核、企业财务管理、国有股权董事管理等制度办法,不断完善金融资本管理“1+N”制度框架体系。建立健全了出资人授权决策的管理机制,厘清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边界。向省级持股企业派出专职股权董事,依法依规参与公司治理和重大经营决策。西安市、延安市、榆林市等地制定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相关政策,有效完善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国有金融企业改革

落实省委深化金融改革决策部署,引导地方国有金融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体系。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妥善解决部分金融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理顺股权结构。

(三)强化国有金融资产监管

全面实施动态产权登记,常态化开展财务统计分析,及时摸清金融运行底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分类开展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引导企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工资总额管理,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工资分配秩序。

(四)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机制

全力做好地方国有金融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截至2022年末,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总体达到监管标准;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证券公司风险覆盖率均高于行业监管标准。

一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地方金融企业运营保持平稳,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省级银行贷款余额4,556.46亿元,对省内重大项目投融资超543亿元;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12.54亿元,对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额突破1,150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引导各合作单位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担保贷款526.51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要求,主动接受省人大监督,坚持促发展、优结构、提效能、防风险,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国有金融资产,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坚持改革 推动金融企业做优做强

持续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比重。持续推动企业完善“三会一层”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动地方金融企业上市挂牌,助力企业做优做强。

(二)突出主业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引导地方国有金融企业专注主业,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发挥国有金融资本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作用。

(三)健全制度 不断提升国资管理效能

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促进地方国有金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持续做好基础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各项工作,激发金融企业发展活力。

(四)守牢底线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压实地方国有金融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坚持审慎合规经营。常态化开展地方国有金融企业风险排查,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引导金融企业通过做实资产分类、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