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时间: 2023-03-06 16:1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及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开。


附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附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

 

一、2021年度我省国有资产总量规模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2021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9,789.1亿元,负债总额40,905.1亿元,所有者权益18,884.0亿元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2021年,全省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5,146.9亿元,负债总额12,432.6亿元,所有者权益2,714.3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021年,全省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7,719.6亿元,负债总额4,671.5亿元,净资产总额13,048.1亿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根据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省国有土地资源总面积394.7万公顷;全省已查明资源量的矿产资源93种;全省水资源总量852.5亿立方米。

二、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制定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意见;强化章程管理和董事会建设,企业法人治理更加规范;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不断深化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双百行动”专项改革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完善企业多元化经营机制,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资本逐步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和前瞻性战略性优势产业集中,主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省级文化企业主要投向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文化、新媒体、文化新业态等领域。

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出台推进企业创新驱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实施意见,强力支持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出台《陕西省国资委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监管权责,科学划定边界,企业经营自主权更加灵活,企业法人治理进一步规范;扎实开展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国资在线监管系统上线运行,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可信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强化结果运用和正向激励,突出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考核;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逐步建立。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防范化解风险实力不断增强。

金融资本实力逐步加强。加大国有资本对重点国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省级国有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比重逐步提升;支持省农村信用联社深化改革,健全全省农信社管理体制。

企业监管质量逐步提升。建立完善财务报表统计和企业经营分析制度,动态监测企业经营运行状况;开展聚焦主业、压缩层级专项整治工作,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精主业;组织专项监督检查,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企业收支管理;规范金融企业会计事务所选聘,提高会计信息审计质量。

产权制度管理逐步规范。加强金融企业国有产权流转管理,规范金融企业产权进场交易行为;开展金融企业产权登记专项行动,组织产权登记监督检查,摸清了全省国有金融资本家底,实现国有产权变动全链条动态穿透监管。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逐步提升。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逐年提高。

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扎实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条例》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持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建设,坚持资产资金并重,省级临时机构资产管理、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相继出台实施。全力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快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政府采购等业务的全面融合,形成资产从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积极推进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省级部门所属企业集中统一监管方案全部批复,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按照“严界定、宽使用”的原则,对列入脱钩名单的行业协会、商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批复,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力以赴防疫情,切实加强防疫设备物资采购、疫苗冷链运转、核酸检测等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资金保障;助企纾困稳经济,顶格落实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持续支持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公共体育等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资产配置盘活能力持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调控,以存量定增量,以配置促管理;完善跨部门、跨单位资产调剂优先、共享共用机制,建立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提升资产使用效益;规范出租出借行为,分类盘活存量资产。

(四)国有自然资源保护格局更加优化,自然资源管理水平日益提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日益优化。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经国家确认启用;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持续深化巩固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质量和效率;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自然资源管理基础日益夯实。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第三次国土调查圆满收官,建立了覆盖全省全要素国土利用现状数据库;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成渭河水流自然资源、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5类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推动构建所有者权益管理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日益加强。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加强水资源保护,组织完成全省河流、湖泊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的划定,全省有采砂管理任务河道采砂规划实现全覆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制,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制定《陕西省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方案》,加强草原资源保护;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初步形成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形式互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自然资源利用水平日益提升。加大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扎实推进“标准地”改革,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引导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全面启动矿业权市场化出让;严格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建立国家和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强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利用,明晰国有林场矢量边界,明确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准确掌握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论述,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各项重大改革平稳推进,风险隐患逐步化解,有效支撑和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国资监管基础更加扎实,资产安全完整得到有效保障。国资国企监管体系更加健全,企业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资产管理实现数字化指日可待;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格局日趋完善,资产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主体责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得到有效保障。二是重大改革任务推进顺利,国有资产家底更加清楚。财政、国资、自然资源等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明显,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金管理一体化建设顺利推进,公车制度改革、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等改革任务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公开亮出国有资产家底,资产报告实现了省市县全口径全覆盖。三是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四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国资国企担当作为充分彰显。

三、上年度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我省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同时指出,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底数还不够清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统计、财务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编制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难度较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化仍需深入探索,国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监管保护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对上述审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标对表,认真研究整改措施。一年来,省级相关部门分别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固本强基,夯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加强资源保护,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健全联动监管机制,促进高效尽责履职;加强国资管理,切实提升报告质量等五方面入手,通过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强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政策研究等16条措施逐一落实,确保全面整改到位。

、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强化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坚持政治引领,持续推进党建与资产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国资国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党建工作促进国有资产有效监管,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在资产管理领域的指导性作用,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确保国资国企三年行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收官。二是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我省“2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国有资本流向效率更高、更加需要的领域。三是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混改股改上市,深入推进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实验工作。四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进一步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做实“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加快推进国资监管“一盘棋”。

(三)防范化解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是重点加大对基地型、龙头型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切实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二是加强股权董事管理和股权董事规范履职相关制度建设,推动部分金融机构理顺股权结构,不断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夯实风险防范和化解主体责任,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人员,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构建合规、风控、内审等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规范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转效能。一是修订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二是积极探索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资金安排、资产配置与评价结果相挂钩。三是坚持“制度+技术”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五)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夯实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构建我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推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管理制度。三是统筹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管理,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加强水、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