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12年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已失效)
陕财办企[2012]87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商务主管部门,省属各企业:
为进一步深化我国“走出去”战略,财政部、商务部加大了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支持力度,并按照因素法将专项资金切块下达地方。根据《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做好2012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财企[2012]14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将《2012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区)财政、商务部门要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加大对政策宣传力度,分工协作,切实履行责任,财政部门要负责做好与项目相关的资金管理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做好项目征集工作。
二、各申报单位要按照《指南》规定要求,认真填写相关申请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省属企业申报材料于2012年8月31日前分别报送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其他企业按属地关系向各市(区)财政和商务部门提出申请。各市(区)财政和商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于2012年8月31日前联合上报省财政厅、省商务厅。
联系人:韩 耕 (省财政厅) 029-68936064
陈 卓 (省商务厅) 029-87293790
2012年7月24日
2012年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包括内容
(一)境外投资。
指在我省依法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我省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二)境外农、林、渔和矿业合作。
境外农业合作是指我省企业通过开办企业、购买或租赁土地等方式在境外开展的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活动。
境外林业合作是指我省企业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购买林权或采伐许可证、兴办企业等方式在境外开展的林木种植、采伐、更新及木材加工、回运等方面的经营活动。
境外渔业合作是指我省企业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购买捕捞许可、开办企业、派出渔船等方式,在境外从事的渔业捕捞、养殖、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的开发等方面的经营活动。
境外矿业合作是指我省企业通过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或直接以购买矿权、产能投资、专项经营许可、资源偿付等方式,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加工等经营活动。
(三)对外承包工程。
指我省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承包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造价、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管理等活动。
(四)对外劳务合作。
指经商务部批准的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与国(境)外允许招收或雇用外籍劳务人员的公司、中介机构或私人雇主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条件有组织地招聘、选拔、派遣我国公民到国(境)外为外方雇主提供劳务服务并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
二、2012年陕西省重点支持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
(一)我省企业以直接投资实施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装备制造业项目;进入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实施的项目;境外农、林、渔、矿业合作项目。
装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行业大类代码c35-c42)。
(二)我省企业实施的特许经营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使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特许经营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包括:BOT(建设-运营-转让)及其衍生方式(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BT建设-移交、TOT移交-经营-移交)和PPP(公共、私营领域合作)项目。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支持的内容及标准
(一)直接补助。
1.前期费用。
前期费用是指我省企业为从事境外投资(不包括国内企业之间转让既有境外投资权益)、境外农、林、渔、矿业合作,在项目所在国注册(登记)、购买资源权证之前,或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协议)之前,为获得项目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技术及商务咨询费。
指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为项目提供法律、技术、商务和投融资咨询服务所发生的支出。
(2)勘测、调查费。
——项目勘察费(不包括油气、矿产资源勘探费)、论证费和规划费;
——渔业资源探捕费:购买探捕仪器设备费、代理费、船舶注册费。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编制费。
指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安全评估报告所发生的支出。
(4)购买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费。
购买项目(资源)勘察许可证、捕捞许可证、标书、技术资料、软件等所发生的支出。
(5)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翻译费。
指委托专业机构或人员翻译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所发生的支出。
支持标准:专项资金对不超过项目中方投资额或合同额15%的前期费用给予支持,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次支持。增资项目不予支持。
2.资源回运运保费。
我省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将其所获权益产量以内的农业(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天然橡胶、棕榈油、棉花、木薯)、林业(原木、锯材、板材)、渔业和矿业(包括铁、铜、铝、铬、铅、镍、锌、钾、铀)等合作产品运回国内,对从境外起运地至国内口岸间的运保费,按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计算运保费的资源产品进口数量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准。
企业实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换回的,不超过与外方签署的开发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的资源产品运回国内,对从境外起运地至国内口岸间的运保费给予补助(享受补助的回运资源种类比照上述境外农、林、渔、矿合作项目执行)。
3.“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对在境外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企业为其在外工作的中方人员,向保险机构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4.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
境外突发事件指从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企业派出的人员因恐怖、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发生伤亡等紧急事件。相关处置费用包括企业赴境外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人员的护照、签证、国际旅费和临时出国费用,补助标准参照《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的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1]73号)执行。
5.外派劳务人员的适应性培训费用。
对开展对外劳务人员适应性培训的企业,根据实际培训并派出人数,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6.企业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费。
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业务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
直接补助费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申请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50%。
(二)贷款贴息。
对我省企业从事境外投资,境外农、林、渔、矿业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对外设计咨询 ,用于项目经营的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贷款给予贴息。贷款可从境内银行取得,也可由我省企业在境外设立的控股企业从我国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取得;特许经营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贷款可由境外项目公司从境内银行取得,也可从我国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取得。
人民币贷款贴息率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执行的基准利率,实际利率低于基准利率的,不超过实际利率;外币贷款年贴息率不超过3%,实际利率低于3%的,不超过实际利率。
已累计3年享受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再给予贴息。
四、申请企业和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一)申请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在我省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已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资格的批准文件;
3.近5年来无违法违规行为;
4.在本通知规定的申报截止日前,已缴回拖欠的应缴还财政资金借款本金;
5.按照《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商合发[2010]520号)、《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统计制度》、《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统计制度》(商合发[2010]519号)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报送所开展业务的统计资料。
(二)申请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或备案;
2.在项目所在国依法注册、登记或备案,项目依法生效;
3.项目金额标准:
(1)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5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2)境外投资及境外林、渔、矿项目中方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3)境外农业合作、境外研发中心中方投资额、对外设计咨询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5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15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4.项目适用时间:
(1)申请前期费用的项目,新设类项目的境外注册(登记)时间、并购类项目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合同生效时间、对外设计咨询项目的合同(协议)签订时间、境外农、林、渔、矿业合作项目的境外注册、协议(合同)签订、取得资源权证、捕鱼许可证或租赁土地时间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
(2)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其项目合同和贷款合同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并在本通知规定的申报截止日前已支付此期间利息;
(3)申请资源回运费用补助和“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的项目,其项目合同(协议)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并在此期间内运回的权益内资源产品(以海关报关单为准);
(4)申请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补助的项目,突发事件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且项目合同(协议)在此期间正在执行;
(5)申请外派劳务人员培训直接补助的项目,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实际派出劳务人员。
(6)申请海外投资保险保费资助的项目,其项目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实际保费在上述时间内发生并支付。
五、申报及资金拨付程序
1、省属企业申报材料于2012年8月31日前分别报送省财政厅、商务厅。其他企业按属地关系向各市(区)财政和商务部门提出申请。各市(区)财政和商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于2012年8月31日前联合上报省财政厅、商务厅。
2、省财政厅和商务厅负责本地区专项资金项目的评审工作。省财政厅根据国库管理制度规定将专项资金拨付到相关企业。
3、各市(区)财政局、商务主管部门应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专项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报告省财政厅、商务厅。
4、企业收到专项资金后,应在10日内将资金到位时间、额度以及账务处理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向省财政厅反馈。
5、当年已获得相同性质的其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年度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支持。
6、各地市财政、商务主管部门,省属企业要切实履行责任,认真审核上报材料,确保材料完整、真实、准确。
附件: 附件87号.rar
1、2012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2、2012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说明
3、企业申报项目明细表
4、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意见
5、直接资助项目基本情况及费用支出情况明细表
6、资源回运费用单据明细表
7、申请贴息项目基本情况及2011年度银行贷款付息一览表
8、银行贷款收息结算情况表
9、经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企业对进入本区企业的意见
10、申报资料报送确认表
11、申报项目初审意见汇总表
12、“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审查明细表
13、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审查明细表
14、外派劳务人员适应性培训审查明细表
15、企业申报说明
16、“走出去”项目出口信用保险费资助申请表
17、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反馈函
(已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