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呈现纵深推进良好态势
全省财政科学化管理试点部署以来,汉中市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精心部署,周密筹划,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是高位统筹,组织保障更加有力。汉中市始终坚持将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市级牵头抓总、县区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专题研讨、集中部署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试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市县(区)两级职责分工与协同联动机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推,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聚焦关键,重点任务更加明晰。紧扣财政科学化管理的核心要求,着力在预算管理精细化、绩效管理实质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财政运行数字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涵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全方位各环节,既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近期重点围绕明确的试点任务,进行了再梳理、再细化、再部署,推动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补齐财政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着力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普及的实践成效。
三是协同联动,推进机制更加健全。为保障试点工作高效顺畅运行,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机制,强化财政部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行业项目进展动态等关键信息,鼓励县(区)部门之间互学互鉴、比学赶超。同时,加强了对县(区)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动态监测与台账化管理,旨在及时掌握进展、发现问题、校正偏差,确保试点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四是初步探索,实践基础更加扎实。部分先试先行县(区)已围绕成本绩效管理、预算执行监测、资金使用效益、预算分类核定等重点领域开展有益探索,先后推进“四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建立“三压三保”动态监测机制,初步构建起“大绩效”管理格局。同时,出台“过紧日子”评估办法,建立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完成零基预算管理实施方案等。近期通过对这些初步经验的总结提炼,激发了其他县(区)的创新活力,形成了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