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探索集体经济发展 走出多方共赢之路

平利县探索集体经济发展 走出多方共赢之路

时间: 2025-09-16 16:1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平利县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平利模式”,深化“三联”共建、“三变”改革,推行以乡村建设服务公司为主体的“1 X”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突出社会服务、以工代赈、拨改投等增收举措,走出了一条“群众就近有钱挣、集体经济有收益、企业用工有保障、政府服务有载体”的多方共赢之路。
  一、强化保障,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建立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联动包抓工作责任体系,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县镇领导和联村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定出台《平利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平利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平利县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截至2024年末,财政累计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6亿元,健全“银农直连”运管制度,通过“乡镇监管 第三方代管”的方式,解决好“谁来管”的问题,全面提高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使全县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逐步规范有序。
  二、多措并举,为集体经济发展拓宽新路。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重点探索了以下几种经营模式。特产种养型:根据村情实际和产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村开办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资产营运型:通过资产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宽带合作型:探索与县联通公司开展宽带网络合作,合作村年保底增收均在2万元以上。委托经营型:部分村通过资金投资方式,将集体资金打包投入到县城投公司、两山公司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按比例获得固定收益。资本盘活型:村集体拿出一部分闲置资金入股到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保底分红,有效防止村集体资金闲置。2024年全县实现集体经济收益2468.8万元,各村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有11个。
  三、先行先试,为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新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如何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是共性问题。平利县于2022年在广佛镇试点,将各村集体闲置资金130万元“打包”成立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当年实现营收856万元,盈利145万元,集体分红76万元,较保底分红高8倍多。2023年全面推广“广佛经验”,加快发展以乡建公司为主体的“1 X”集体经济新模式,利用“加法”改革,释放“乘法”效应,实现多赢发展。平利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的经验做法,被央视《朝闻天下》《光明日报》《当代陕西》《陕西工作交流》《陕西农村要情》宣传推广。
  四、灵活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为推广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的发展模式,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广佛经验,积极引导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整合集体资金1394万元联合组建乡村建设服务公司12家,形成“一镇一公司”“一县一平台”格局。通过平台公司组建,实现了资源融合、优势互补,有效解决了集体经济“散弱小”问题。2024年开展技能培训43期共1796人,组织产业服务用工3.1万人次,承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6个,发放劳务工资1125万元,吸纳3342人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3300多元。
  五、加强监管,为集体经济发展消除后顾之忧。坚持把风险防控和制度建设放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首位,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扎紧制度“笼子”,管好集体“票子”,确保集体经济行稳致远。一是清产核资守底线。扎实开展年度清产核资,摸清守好集体“家底”,实现集体资产有底账、不流失。二是财会审计强监管。全面运用“陕农经”信息监管平台,普及农村集体财务线上审批和线上支付,定期开展审计监督,确保“银农直连”使用率达100%。三是合同清理保规范。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严防集体资产“跑冒滴漏”,规范合同“一张纸”,走活发展“一盘棋”。四是建章立制管长远。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推动集体经济规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