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绩效管理工作亮点突出 助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大背景下,华阴市财政局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使绩效评价工作亮点频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评价模式,提升科学性与公正性。为打破绩效管理中的专业性瓶颈,华阴市财政局按照“全面覆盖,抓住重点”的原则,大胆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项目的绩效跟踪问效。第三方机构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立客观的视角,对项目实施过程、资金使用情况、产出效益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评估。通过实地勘察、海量数据收集与精准分析、与项目相关方深入沟通交流等方式,第三方机构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潜藏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增强了评价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流程,实现多方协同联审。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华阴市财政局对绩效目标审核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在项目申报阶段,单位需同步编制项目绩效目标,随后依次接受归口业务股所、绩效管理股、预算股的严格审核。归口业务股所从业务相关性和目标合理性等角度进行初审;绩效管理股重点审核绩效目标的完整性、规范性以及与绩效指标库的契合度;预算股则把关项目预算与绩效目标的匹配性。只有通过三方联审的项目,才可进入财政项目库储备。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业务股所敏锐发现申报预算资金与预期产出质量标准不匹配的问题,及时退回要求申报单位重新测算调整;绩效管理股精准指出绩效目标中指标表述模糊、缺乏明确考核标准的问题,督促进一步细化;预算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财政资金状况,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确保项目绩效目标与预算安排科学适配。
强化结果应用,激发发展活力。绩效评价结果不再仅仅是一份报告,而是成为推动发展的有力工具。华阴市财政局建立了严格的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对于评价结果不理想的项目和部门,要求其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定期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紧密挂钩,对绩效评价为优秀的部门,下一年度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对绩效不佳的部门则相应削减预算。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各部门提升工作绩效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一机制,“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在全市各部门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显著提升,为华阴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和科学的资源配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