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五措联动”加力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近年来,太白县锚定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狠抓节约聚财、精细用财、严肃管财,通过综合施策、持续加力,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双提升”。
零基预算挺在前面,筑牢硬基础。深化财政科学管理,在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过程新增项目预算时,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全面推进“从零开始”编制、审核预算,做实县级财力项目绩效评估、预算评审全覆盖,有效促进部门和单位提高了预算编制精细化、精准化水平。通过实施零基预算、引入零基评审,强化成本效益分析,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项目资金,从源头杜绝和防范了预算虚高、资金闲置等现象。
科学统筹毫不放松,汇聚强合力。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严控一般性支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费等“只减不增”,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集中财力办大事;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打破资金分割和部门壁垒,建立资金统筹协调机制,严防资金重复安排和项目多头建设,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绩效管理贯穿始终,抓实全过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紧扣财政资金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最大化,进一步健全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通过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全力联动,抓实绩效目标分级审核、预算执行过程立体“双监控”和绩效评价多维开展,加快了资金支付进度,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为“优秀”等次的单位和项目数量逐年增加。
财会监督叠加助效,盯紧关键处。制定财会监督工作方案,压实支出股室监管责任,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通过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线上监督和线下监督“三结合”,加强预算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检查,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抢险救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值高的项目资金监督,切实以财会监督工作的穿透力和震慑力,助推资金高效使用、项目加快实施、政策落地见效。
结果应用激活动能,树好新导向。在认真抓好反馈与整改、报告与通报、约谈与问责及公开公示的同时,坚决把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挂钩,大力提高挂钩预算比例和考核分值,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硬化激励约束。探索绩效评价与财会监督结果贯通联动,一方面,将财会监督情况与绩效评价等级挂钩;另一方面,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通过财会监督深度核查、依规移交,以“铁腕重拳”推动部门和单位严格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