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坚持“四维发力” 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延安市坚持“四维发力” 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时间: 2025-04-14 11:2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延安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党政机关长期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聚焦预算管控全链条、资源统筹全方位、制度规范全覆盖、监督问效全过程的四个维度用力发力,持续为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预算精编严支出。一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持续完善以“零为起点、财力为基础、绩效为支撑”的预算分配机制,按照不同类型支出分类编制预算,极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压减非刚性支出。秉持“应保尽保,应压尽压”的原则,从严审核专项资金预算,对超出国家标准、超时限、无政策支持的专项资金原则上予以取消或压减。2024年,压减或取消专项资金36项,涉及金额3.63亿元,有力保障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对大型维修、公车购置、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实施预算限额管控,严格审核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本。2024年市本级“三公”经费总规模实现只减不增;完成242个预算项目评审,净核减6.65亿元。
  资源统筹挖潜力。一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严格执行存量资金管理要求,坚决收回闲置沉淀、低效无效和结余资金,全面掌握存量资金规模及构成,清理长期未动用资金和结余结转资金。2024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5.66亿元,有效盘活资金资源。二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实施公物仓管理,建立了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将低效、闲置资产统一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调配。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资产共享共用业务19笔,有效节约财政资金108.29万元。三是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教育收费、经营收入、存量资金等,全面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推进实现资源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保障机制。
  制度完善明规矩。一是完善制度约束。围绕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出台《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若干措施》《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实施方案》等政策,以制度刚性推动节约要求落细落实。二是完善支出标准。为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不断拓宽支出标准覆盖范围,提高支出标准时效性。目前市级已形成办公用房租赁、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8个通用项目支出标准化体系。三是实行评估机制。聚焦一般性支出、年底突击花钱等方面,多维度设置评估内容、标准,推动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构筑过紧日子评估闭环,深挖节约潜力。
  监督强化保实效。一是强化财承应用。切实践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求,对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决策或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严格实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一律不予安排预算,减少资金使用不合理或浪费问题。二是强化绩效评估。以绩效目标为导向,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做实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倒逼部门从“被动控”转向“主动省”,实现节用裕民、效能倍增。三是强化财会监督。在政府、部门两个层面建立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制定财会监督检查工作和专户资金对账规程,为发挥财会监督作用提供制度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