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有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渭南市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有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 2025-04-03 10:1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2024年,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渭南市始终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充分发挥职能,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24年全市农林水财政投入88.37亿元,同比增长8.3%,为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财政支撑。
  坚持强化统筹,支持“千万工程”实施。出台集中财力支持“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设立50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统筹各类资金11.08亿元,为支持“千万工程”实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
  坚持守牢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年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5.42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巩固成果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向重点帮扶县、镇、村倾斜财政衔接资金6600万元,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坚持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认真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与应用等补贴资金6.37亿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粮大县奖励等专项资金6.75亿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拨付资金6.1亿元,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拨付资金2.05亿元,支持县域加大特色产业培育、优化升级产业园区等,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扩面提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积极发挥农业保险服务“三农”作用,全市共开展各类险种25个,拨付保费补贴资金4.08亿元。因地制宜制定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将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推广至全部县域,每亩保额由500元提升至900元,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提高赔付标准,切实把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向市农担公司注入资本金6200万元,新增农业担保业务32.09亿元,在保余额48.52亿元,为全市1.14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坚持强化监管,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市级相关涉农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分配下达、使用范围和绩效管理等方面要求,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托财政云和直达资金等信息化平台,动态监控涉农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常态化做好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监管,推动各类资金早使用早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