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国库支付中心提升动态监控效能 化解财政资金支付风险
2024年,铜川市国库支付中心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资金运行动态监控功能,实现系统运行平稳,监控精准度提升,监控效能不断释放,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一、夯实日常监控基础,强化预算单位主动纠偏意识。主动适应财政资金运行新变化,认真研究动态监控特点,对标省财政厅工作要求,畅通上下级沟通渠道,采取电话核实、现场核实、咨询业务科室、查阅文件、请示上级部门等方式全面开展监控工作。市本级监控平台处理红色拦截4712条,涉及规则13条,金额27.64亿元,单位纠偏作废单据407笔,涉及规则11条,金额3.94亿元。通过冻结、拦截(人工审核)、提示及系统记录等预警措施,不断强化预算单位主动纠偏意识。
二、高度重视疑点数据筛查、核实、纠偏、整改,化解资金支付风险。依据中、省、市、县(区)监控流程,建立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疑点数据筛查、核实、纠偏、整改机制。接收中省下发预警单90条1.14亿元,逐级分发各区县财政局、市本级业务科室和预算单位,均已整改到位。全市中央转移支付696条蓝色预警信息,筛查出537条疑点数据,生成地方预警单,其中433条认定正常,104条已整改,财政资金拨付风险化解能力不断提升。
三、建立监控分析报告机制,提升监控效能。一是将“三保”、“三公”、直达资金、中央转移支付及预算执行监控合并报告,每月按时汇总、分析、总结当月监控情况,及时向省财政厅报送监控月报,多项业务管理建议得到省厅和本级科室的采纳,提升了全市监控效能。二是开展中央转移支付重点监控分配下达进度预警分析,每月按照监控分析数据,主动向业务科室反馈市本级及区县资金分配下达进度情况。2024年底,市本级分配下达进度98.71%,区县分配下达进度99.39%。三是以个别共性问题为突破口,将预警频次居高不下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科室提出规范预算单位实户使用管理的建议,提高了财政业务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