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多点发力 持续推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扎实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渭南市财政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在项目谋划储备、前期推进、招引落地、服务保障、建设实施、达产达效等方面聚力攻坚,努力形成了“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为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是积极落实稳经济政策。不折不扣落实中省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支持全市重点工作,整合设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6亿元,统筹土地出让价款,优先保障工业倍增计划、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资金需要,推动全市“八大工程”和“十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有效支持促消费稳增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发放电子消费券,助推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二是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保障。截至6月底,共争取中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47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拨付交通类专项资金9.85亿元,支持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建设和养护;下达城建类专项资金4.55亿元,支持海绵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项目建设;投入基建资金3.93亿元,支持国家民机试飞基地、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建设。
三是持续发挥专项债券投资作用。截至6月底,共发行专项债券资金38.85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生态环保、社会事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四是积极争取国外贷款资金。全力统筹做好各类国外贷款项目相关工作,动态掌握外资项目审批进度和要求,强化项目论证储备,提高项目申报质量。截至6月底,共申报澄城县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外资项目10个,拟申请外资3.04亿美元,支持城乡建设、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建设。
五是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覆盖面,今年全市新增业务1224户,新增担保金额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在保户数2417户,在保余额15.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有力缓解了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题。
六是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进一步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和资金规模,将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类、支持经济发展类资金和项目作为重点,确定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29个,涉及资金9.6亿元,较上年增加3.9亿元,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和效果。
七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财会监督。积极开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检查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配合省厅开展秦岭地区矿业权退出补偿、尾矿库治理和小水电整治资金专项检查等重大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推动财经法规、管理制度的精准执行。
下一步,渭南市财政局将继续扎实落实省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工作督导落实,确保全面完成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