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聚焦方寸小伙场 做好财政大文章
发展伙场(庭院)经济是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拓展群众增收渠道、促进就地创业就业、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榆阳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去年以来,榆阳区立足财政支农工作职能,主动思考谋划,做好财政“兴财、理财、用财、管财”四篇文章,在榆阳高质量发展伙场(庭院)经济的新征程上展现财政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多元驱动、激发活力,做好高质量“兴财”文章。积极发挥财政部门统筹协调主导作用,主动履职,靠前发力,精准精细谋划工作,把支持推动全区伙场(庭院)经济发展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区财政继续按照一般公共预算优先用于保障农业农村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伙场(庭院)经济。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与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伙场(庭院)经济发展,建立同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带动共同富裕。用足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促进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形成合作共赢、海纳百川的多元投入格局。
坚持固本清源、建强机制,做好精细化“理财”文章。坚持制度先行,优化顶层设计,积极主动对接区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伙场(庭院)经济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伙场(庭院)经济支持范围、奖补机制、补助标准及权责划分等事项,细化项目申报、资金分配、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工作程序,确保伙场(庭院)经济资金使用依规依策、规范有序。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好精准化“用财”文章。认真分析研判全区资金需求情况,紧盯各级各类衔接资金、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林业生态资金、畜牧业发展资金等,做实做细资金整合和政策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今年首批计划预安排每个乡镇、涉农街道村庄绿化提升及补短板资金30万元,安排“最美农村路”奖补资金每个乡镇20万元,伙场(庭院)经济专项资金南部乡镇每镇80万元,北部乡镇每镇100万元。后期将紧跟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再安排下达资金,切切实实用真金白银打好我区伙场(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仗。
坚持优化监管、提升质效,做好规范化“管财”文章。一是加强资金监管,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意见》精神,强化财政部门监督主责,加强对伙场(庭院)经济资金的绩效管理,从资金绩效目标设置、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等内容全流程进行监督管理,指导督促乡镇(涉农街道)及行业部门严把项目关和资金兑付关。积极对接审计部门,强化对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坚决杜绝超范围或偏离方向和用途使用资金,确保政策资金方向精准、验收兑现程序合规、资金运行安全高效,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狠抓项目资金进度,督促各责任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审批手续办理、工程建设进度等工作,切实做到实物工作量与资金支付进度协同并进。三是做好资产后续管护运营,强化庭院经济项目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对伙场(庭院)经济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到户类资产等持续进行跟踪、监控、调度,督促做好后续管护和运营各项工作,确保项目资产产权明晰、管理规范、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下一步,榆阳区将进一步落实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伙场庭院经济”重要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对标对表抓落实,加大各级各类财政政策、资金、资源的综合运用和统筹力度,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伙场(庭院)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为推动实现榆阳“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财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