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提升财政服务品质 立起财政职责担当 多措并举推进“三个年”活动落地见效
为落实落细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相关要求,西安市财政局确定3月为“财政服务月”,以“向市场主体提供暖心服务、给基层预算单位排忧解难、为推进重点项目出谋划策、进社区校园乡村做宣讲员、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者”5方面为切入点,通过“走流程坐窗口、走访入户到基层、打开窗口听民声”等方式,给基层群众、市场主体、部门单位送政策、送服务,掀起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的热潮。
一、开启实践活动,做财政服务“排头兵”。局长亲自组织党员干部在基层社区调研现场,举办“财政服务月”启动仪式。随后,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领各处室、单位和企业深入乡镇社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地,按照“三上门”(即上门培训、上门服务、上门问计)和“三下沉”(下沉乡镇、下沉社区、下沉基层一线)等形式践行服务活动,以争做“雷锋精神”传承者,号召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帮助群众、企业和部门解决了一批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全月累计开展财政服务活动204次,现场收集整理各方提出问题253个。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刊发,擦亮打响了“暖春三月·财政服务进行时”的西安财政“品牌”。
二、倾情纾困帮扶,做市场主体“暖心人”。深入市场主体,倾听企业诉求,帮助纾困解难,争做企业“贴心人”。龙腾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西安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在“龙腾8英寸”生产线建设中存在资金缺口,调研服务组通过财政金融平台直接投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出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组合式融资支持。组织各区县(开发区)业务负责人,部分企业、金融机构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政府采购专题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等了解财政支持政策。联系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政采贷”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新区中软国际等软件服务企业在留抵退税、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亟待出台优惠政策,调研服务组认真解读并积极向上反馈企业税政诉求。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对人才基金政策不熟悉、投资方式选取存在困难,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为企业提供基金政策解读和申报选择服务。
三、现场出谋划策,为重点项目“添动力”。深入重点建设项目一线,实地研究破解难题,帮助抓项目、夯基础、强实体。到市轨道集团高铁东城项目调研,了解全市地铁建设建设运营及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情况,就落实市政府轨道交通筹资方案、加快出台筹资细则达成一致意见,为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可靠资金保障。到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市体育训练中心等调研,提出难点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建设使用。在陕西路桥集团重点项目调研时,发现授信额度与企业发展速度不匹配,采取提升授信规模、优化额度管理等措施,支持企业做好重点项目建设。
四、上门调研服务,帮部门基层“解难题”。坚持“走出去”上门服务,全面了解基层预算单位、区县财政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着力提升我市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在发现惠民演出存在演出场次偏少、单场补助偏低等问题,研究提出全市统一招投标、提升补助标准、增加演艺场次等措施,经市政府同意已拨付首批惠民演出补助资金1036万元。调研发现基层消防力量不能适应全市经济发展实际,综合财力制定保障计划,通过3年建设130个街道消防所及76个消防救援站,全面提升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在发现城市供水单位对政府专项债支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政策了解不够后,梳理解读相关政策,成功争取到重点水源项目政府专项债1亿元。联合市委编办组织相关区县财政部门及单位召开专题讨论会,对移交的64项社会事务涉及的财政利益,按事项逐一进行核对讨论,促进区县达成一致意见。在2023年预算编制时,通过上门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宣讲预算编制政策要求,有效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五、当面宣讲答疑,进社区校园乡村“送政策”。深入基层社区、驻地高校、乡镇一线走访入户,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政策,打通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赴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开展“财政服务进校园”等活动,了解毕业生“就业困惑”,积极宣讲政策,鼓励大学生在我市就业创业,支持我市“人才强市”建设。赴临潼区、灞桥区了解就业资金使用,帮助解决项目申报、预算编制等困难。赴多个村镇开展“送会计制度 助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邀请专家宣讲《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通过发放问卷、解答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多次前往社区和乡村开展环境清洁、植树绿化、义诊康养等活动,累计看望慰问高龄、独居、患病老同志29人。通过将“财政服务月”活动与全市重点工作深度结合、持续用力,帮助党员干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为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