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提质增效 省财政厅支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财政厅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保障的战略位置,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完善管理机制,从“优供给、强基础、防风险”三个维度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持续促进我省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支持构建更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优供给,持续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2025年,省财政下达医疗卫生领域补助资金达到279亿元,较上年增加28亿元,增幅11%,全力支持我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5元,达到每人每年99元标准;推动免费“两癌”筛查项目扩大至全省所有城乡适龄妇女;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将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由本科扩围至高职(大专),加快扩充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积极落实育儿补贴政策,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普惠托育等服务政策,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全省近180万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予以分类资助,并按规定报销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
二、强基础,稳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修订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等5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方案,规范补助资金管理。开展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调研。2025年以来,会同省卫健委,采取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政府对省属公立医院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为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严控公立医院新增债务,积极研究建立长效机制。2025年,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公立医院债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严格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设备购置立项审批程序,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审核和可承受能力评估,坚决防止公立医院盲目扩张、举债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重管控,积极防范化解基本医保基金运行风险
2024年,省财政厅开展了基于财政视角的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会同省医保局研究拟定了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调剂若干措施,报经省政府审定后实施,在全国率先建立“前补”方式的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调剂制度。2025年,按计划筹集省级调剂金并分配下拨,缓解了相关市区基金运行压力。持续做好跨省和省内跨市(区)异地就医资金清算拨付,督促市区及时上解资金,配合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开展基本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分析,设置基金收支管理、可持续性和财政管理规范等3类20项指标,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预警。会同省医保局定期向省政府报送全省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分析报告,积极防范基金运行风险。强化基金收支预算约束,坚决避免超预算支出造成医保基金赤字问题。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谋划、扎实推进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及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增强,切实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