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财政厅多措并举 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省财政厅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持续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会同省卫健委、省中医药局等部门积极推动实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促进发挥中医药在健康陕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争取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8.5亿元,支持陕西省人民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大楼项目、铜川市和商洛市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及榆林市中医院迁建项目等,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做强中医特色医院,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提供基础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累计安排公共卫生发展资金3.4亿元,大力支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县级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培训等项目,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水平;累计安排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8亿元,支持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高质高效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夯实中药材相关产业发展基础;累计安排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0.6亿元,支持林下中药材种植养殖,促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
支持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保障中医药服务公平可及。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加强县乡中医医疗服务协同联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积极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政策,实施面向村卫生室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由本科扩围至高职(大专)政策,加快扩充基层人才队伍;持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2025年达到人均99元,为全省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老年人和儿童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
“十四五”期间,我省建设117个中医优势特色专科,48个省级中医药特色康复示范中心和治未病示范中心,形成可推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10个,全面提升中医诊疗能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示范中医馆268家,实现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招录中医专业大专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60人,招录中医类别全科转岗医生培训学员534人,招录中医专业本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16人,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2.2万余人次,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通过不懈努力,我省基本实现了中医药现代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再添活力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
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全省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中医药发展对财政投入依赖度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配合省卫健委、中医药局等部门加大督导力度,指导市县用足用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等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政策,促进中医药人才振兴;同时,联合省卫健委、中医药局等部门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对接,及时跟进中央政策取向和实施情况,强化信息互通共享,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申报中央项目,争取国家对我省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