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严把支出关口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省财政厅严把支出关口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时间: 2022-11-07 09:1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重要意义,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特别是今年面对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省财政厅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研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严控“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的通知》,制定了“过紧日子”正面、负面清单,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绩效、资产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以更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坚持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非重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特别是严控行政开支,是建设廉洁政府的一项基本要求。省财政厅强化预算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加强民生支出管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禁新建楼堂馆所,未经审批,不得新建、扩建、迁建、改建党政机关办公楼。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精简会议、差旅、培训、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2022年,省级部门公用经费年初预算总额压减3.8%,省级“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1.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下降12.5%,公务运行维护费下降4.5%,公务接待费下降9.76%。年中,为进一步落实稳住经济大盘有关政策,再次对省级部门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压减5%,压减资金统筹用于助企纾困、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

同时,省级各部门也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从资金源头入手,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原则,统筹规划资金,对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从严把关、应压尽压,精打细算,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2021年,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一般性支出总额160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34万元,同比下降7.7%。省科技厅采取多种措施,从严从紧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规范“三公”消费行为,2020年至2022年,“三公”经费累计减少148.41万元,其中机关因公出国费减少88.3万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5.9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减少44.16万元。

——硬化预算约束,严控新增预算

省财政厅坚持运用零基理念编制部门预算,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依赖,健全支出预算排序机制,增强预算执行刚性,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执行年初陕西省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预算执行中部门新增的支出事项,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外,优先通过调剂现有预算解决。现有预算无法调剂的,按规定程序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及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凡是评估认定不具备实施条件、超出当前财力承受能力的支出政策,一律不得出台。

——标本兼治,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

省财政厅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不断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一是构建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进部门预算从主要反映财政拨款转向反映部门全口径收支,更好体现部门一般性支出资金安排情况。同时,强化考核评估,将部门“过紧日子”情况与预算安排挂钩。二是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健全标准调整机制,并狠抓制度执行,及时跟踪了解制度实施情况,确保公务支出各项制度规定在执行中不打折扣。三是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格绩效目标审核,提升目标的客观性、合理性。建立健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大力削减低效无效资金,推动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继续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能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