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健全分级分类绩效目标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能
2022年,省财政厅在做好省级财政四本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的基础上,对标国家层面制度办法要求,积极健全以“四化”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引导和推动地方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能。
一是以标准化为前提,建立健全共性指标体系。在梳理近年绩效指标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分行业分领域的预算绩效共性指标体系,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供各级各部门选择使用,提升用款单位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二是以精细化为基础,健全绩效目标申报机制。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由用款单位编制绩效目标,业务主管部门自下而上汇总。部门除申报整体绩效目标表外,需同时明确分区域或分项目绩效目标表,且分区域、分项目绩效目标表指标加总应与整体绩效目标表对应指标保持一致。分批次报送预算计划的,各批次绩效目标及指标值的总和,须与年初绩效总体目标及指标一致。
三是以规范化为导向,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坚持“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绩效目标”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级次进行审核。重点审核绩效目标是否完整、准确、可行,与部门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关,指标是否细化量化、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是否匹配等。审核通过的绩效目标作为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是以制度化为保障,做好绩效目标批复。坚持“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批复预算预算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执行中发生预算调剂的,同步调剂绩效目标。因不可抗力、地方政府建设规划调整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的,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和预算调剂流程申请调剂绩效目标。
实施分级分类的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实现了同一类资金在不同预算层级和不同项目间绩效指标设置的一致性、总体目标的可追溯性以及全过程评价的统一性,助推了政策资金既定目标的实现。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围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进一步更新完善分行业分领域的预算绩效共性指标体系,健全绩效目标审核、批复机制,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积极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