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2022年,省财政厅下达资金400万元继续保障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顺利实施,一是加强对试点县的支持引导,补助高陵区、眉县、凤翔区、彬州市、子洲县、略阳县、镇巴县、汉阴县、镇安县、韩城市10个县(市)各30万元,共计补助300万元;二是实施激励补助,在对2021年工作全面考核测评的基础上,对排名前10的子长县、西乡县、丹凤县、大荔县、岐山县、清涧县,每个予以10万元的激励补助,共计100万元,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是实施健康陕西建设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合理有序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路径。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县级医院牵头,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县域医疗整体效能大幅度优化,基层医疗机构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下沉,县乡村医疗机构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卫生网底作用不断夯实,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确保“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的医改目标实现。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继续加大对县域医疗共同体支持力度,配合省卫健委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金分配和激励机制,促进医共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增强三秦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