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 大胆实践 陕西预算管理 一体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陕西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推进全国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坚持创新、大胆实践,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基于全面云化架构、全省同步上线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支撑了全省财政预算管理业务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技术标准》要求顺利开展,“陕西经验”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参考,“陕西系统”为跟从建设的中央和兄弟省份提供了选择。
云计算架构是当前信息领域的先进技术,《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是财政管理业务重塑和流程再造,通过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实现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深度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省财政厅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敢为人先的担当,坚持“全省一盘棋”,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全省财政工作的“头号工程”,成立了以丁云祥厅长为组长,所有副厅长为副组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推广组,技术保障组、督导检查组,按照时间节点挂图作战。一方面对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完成业务需求整理和管理模式调整,将业务管理要求和控制规则嵌入系统;另一方面,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技术标准》为技术指南,引入总集、监理等对系统建设的技术路径、程序质量和数据结构实行全域跟踪和监督,形成业务需求—顶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的开发管理模式。同时,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外部机构完成系统改造和联调,确保了2020年9月份基础信息、项目库、预算编制等模块和人员台账辅助功能按照业务节奏上线运行,预算批复、预算调整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模块及账户管理、全辖数据查询等功能在2021年1月陆续全面上线。
系统平稳运行,开启了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新局面。
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在全省148个财政区划全面上线,2.8万家预算单位、8.3万多用户在线开展预算管理业务。从运行情况来看,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度过改革实施的“适应期”和系统上线的“阵痛期”,系统总体平稳运行。系统日均访问量10万人次,高峰时期并发用户达到1.4万人,日平均最高并发7000人左右。
我省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在2019年全省一体化系统全面上线基础上精准对标改造建设的,面临第二次的全省业务对标上线,容错空间很小。为保障预算管理一体化全新业务的顺畅有序运行,省财政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推改革、学规范、会应用”活动,分阶段组织20余场业务规范和系统操作的全省培训,配套出台分功能模块的30余套操作指南,录制的几十段系统操作视频并通过运维中心和驻场技术人员提供全时段运维支持。
2021年,赵一德省长在省财政厅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系统上线至今,整体平稳运行,用户满意度达到95%,得到了各级财政、预算单位的普遍认可,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健全的管控规则,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控机制。
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将预算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构建了项目全年度申报、全流程审核、跨年度滚动的管理机制,并以项目为主线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预算编制阶段,人员类、公用经费类项目通过人员台账与编办、人社等数据比对,根据嵌入的支出标准一键测算生成;其他项目由单位根据职能职责申报后经部门、财政审核后入库,落实了“无项目不预算”的管控原则。项目流转中,系统自动将项目代码和项目热点等不可更改的标识带入资金分配和支付流程,实现对项目的预算年度、预算级次和资金来源进行全貌展示和追踪。
动态监控方面,将财政资金、单位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专户资金纳入一体化管理,系统底层以预算指标帐会计核算复式记账规则,准确记录预算指标的批复、分解、下达、调整、调剂、执行和结转结余等变化过程,横向上关联到预算单位每一笔资金的详细支付信息和支付进度,纵向可追踪市县两级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接收、分配及预算单位端的支付和使用情况,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控。同时,将预算指标会计核算作为指标管理和资金支付的控制源头,建立起了顺向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和逆向动态可溯的反馈机制。
数据汇总方面,将一体化系统的内生和外延数据全部在一体化系统中集中存储、统一备份,并不断探索数据的管控、汇聚、治理、分析和展现。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已能够精准查看所辖财政区划的预算、执行、收入、库款等情况,能够通过一体化系统对“三保”、直达资金实行穿透式跟踪。
云架构技术路线,开创了财政系统云计算应用的先河。
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选用了具备“大数据、微服务、弹性伸缩、灰度发布”等优势的云计算架构,按照微服务划分,各功能模块可以并行开发,在云平台实现数据交互,也可以独立拆开快速迭代,灵活响应财政业务管理变革要求。日前,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混合云大会上,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以前瞻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的实践价值荣获“2021年度混合云优秀案例”奖。
大数据分析治理,催生了领导驾驶舱和大监控平台的建设规划。
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全面应用,给财政管理模式从“经验管理”过渡到“数字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借助系统一体化和业务规范化优势,省财政厅已经着手进行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目前正研究建设大监控平台和数据分析展示平台。
一方面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精神,探索建成覆盖全业务流程的大监控平台。通过控制规则和管理机制,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同时,自动同步记录和反馈监控信息,实现资金从预算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流向明确、来源清晰、账目可查,不断强化财政事前控制、事中监测、事后监督能力,夯实财政监督职能。同时通过监控平台,关联财政、部门、人行、人大、纪检、审计等部门,为各方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工具和抓手,推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业务规范和内控要求高效落实。
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可视化展示方式,建立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实时动态反映全省财政收支、财力保障、债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等情况,逐步汇入人行、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的“一站式”展示和“穿透式”钻取,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趋势研判、预警提醒等决策支持,为领导规划决策提供参考。